《柏林苍穹下》剧照。
《夜长梦多》剧照。
海明威本人照。
1974年,《伊豆的舞女》剧照。
鲍勃·迪伦出演《比利小子》。
《足迹》剧照,右下者为品特。
《钢琴教师》剧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众多作品都被搬上过大银幕,虽然众多改编之作良莠不齐,甚至是不如意者居多,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文学和电影在形式上的区别,但文学和电影永远互相影响;无论是原著改编还是参与编剧,各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文学史青史留名之余也在电影史中留下了自己个性鲜明的印记。撰文/拐了、混天豹
获奖理由:“他凭借影响深远的作品和语言的独创性,探索了人类经验的外围和特殊性”。
彼得·汉德克曾和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有过多次合作,包括早年的短片《三张美国唱片》《歧路》和《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等,在1975年影片《歧路》的中端,文德斯甚至让演员彼得·肯背诵了一首由汉德克代写的诗歌“为什么我与世界之间必定有广阔的空间?”并以此来向他的口中的“老朋友”汉德克致敬。但作为回馈,汉德克自己却表示他只是想写作,并不想更多参与剧本创作。文德斯原本想让彼得·汉德克合作《柏林苍穹下》剧本,汉德克却拒绝参与整个剧本的创作,但同意写一些重要的场景,并且允许文德斯可以根据这些场景进行自由修改。
威廉·福克纳
获奖理由:“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也许是福克纳意识流的心理小说太难改编,由福克纳本人作为编剧,马丁·里特1959年导演的《喧哗与骚动》已经淹没在茫茫影史之中,福克纳作为电影编剧的成就要比他作品改编显著得多,作为好莱坞黄金年代控制节奏最好的大导演霍华德·霍克斯的御用编剧,二人合作过众多电影——《逃亡》(1944)和《夜长梦多》(1946)无论作为文学改编还是黑色电影,都是影史经典之作,除此之外,福克纳和霍克斯的秘书梅塔·卡彭特还有过一段恋情。
欧内斯特·海明威
获奖理由:“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
海明威无疑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和电影关系最近的一位,他不仅长期作为电影编剧,自己的作品也经常被三番五次加以改编,有两个版本的《永别了,武器》、《太阳照常升起》、三个版本的《老人与海》。尽管大多数海明威改编电影的导演和演员都是好莱坞赫赫有名的一线人物,然而遗憾的是,无论是1953年的《乞力马扎罗的雪》还是1957年的《太阳照常升起》,都只能称得上是合格的好莱坞影片,此前1932年版的《永别了,武器》因《海斯法典》之故,编导被迫对原作做了重大修改,海明威因此做出了“犹如往啤酒杯里撒了泡尿”的著名评语。
至今为止,除却亨弗莱·鲍嘉与劳伦·巴考尔主演的《逃亡》(原著只是海明威的二流之作),没有一部由海明威经典原著改编而成影片能称得上影史经典。出彩的则是1999年由日本投资,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彼德洛夫拍摄的IMAX水彩动画电影《老人与海》,鲜艳的色彩和具有印象派风格的美感成就了影片独特的气韵。也许真人改编电影的平庸从侧面证明了海明威文学的强烈个性和不可替代。
川端康成
获奖理由:“由于他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特质”。
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温柔细腻的作品一向是日本电影取材的宝库,《伊豆的舞女》从1933年起先后6次被搬上大银幕,光是导演西河克己便完成了其中两部。他的《雪国》、《古都》也都曾被三次改编。五所平之助、成濑巳喜男、清水宏、野村芳太郎、市川昆、篠田正浩、新藤兼人,无论是原著改编还是编剧合作,影响过无数日本电影巨匠的川端康成称得上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对日本电影影响最大的文学大师。
鲍勃·迪伦
获奖理由:他在伟大的美式歌谣的传统下,创造了全新的诗意表达。
从文学巅峰到改编成电影,不如意者多
发布日期:2019-10-12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次
- 相关新闻:
- 莫言:科幻文学将会在中国文学写作中占据重要
- 莫言谈文学未来 科幻会占重要位置
- 2019湖南长沙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所属事业单位招
- 上海芭蕾舞团开排《茶花女》 以芭蕾致敬文学巨
- 北部湾1号:『艺术**』面朝大海的文学盛宴,我
- 怀来音乐文学学会2019“我和我的祖国词曲唱艺术交流”活动落幕
- 娄底市2018年文学艺术奖入选作品公示
- 寻找泰山“挑山工”—泰山“挑山工”文学艺术形象征集活动获奖作品公示
- “雨花英烈文学艺术作品展”开展,新发现的烈
- 中国音乐文学常务理事会暨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展
- “上海文学艺术奖”评选启动 将产生新一代文艺
- “文明交流互鉴:蒙古文学研究与中国文学翻译新书发布会”在乌兰巴托成功举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