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泼打滚求满足,读懂“情绪闭环”很重要

发布日期:2022-12-03 11:37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孩子撒泼打滚求满足,读懂“情绪闭环”很重要

    小孩子在3岁以前处于道德感的萌芽状态,思想天真懵懂,情绪就像晴雨表,所有的喜怒哀乐都从面部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来,可能他们会通过哭闹的方式引起大人的注意从而满足自己的要求。

    那么当孩子不分场合用撒泼打滚这种方式体现情绪时,一般情况下,大人应对的方法有哪些呢?



    1.家长比孩子更情绪化

    有些家长的情绪比孩子都多,有时我们会看到有些孩子在公众场合躺地上哭闹,家长们会认为丢了自己的面子,大声呵斥,或用言语辱骂,更有甚者会动手打孩子。还有的人可能会用"再哭我就不要你了"等语言威胁,然后走掉。

    小孩子的心灵很脆弱,这种威胁的方式会对他们心灵造成伤害。当他们害怕你阴晴不定的态度时,就会变得小心翼翼了。

    如果家长认为养个孩子只需要吃饱穿暖就足够了,不需要去交流,就大错特错了。

    有研究表明,当他们长久被父母忽视感情需要,感受不到来自己家人的关爱时,就会形成孤僻的性格,通常孩子表现为性格内向、自卑、无爱心、自我封闭,这将严重制约以后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2.溺爱

    现今社会状态下,养大一个孩子的成本非常高,以至于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家人对其非常溺爱。作为掌上明珠,是要把孩子捧在手心里宠的。

    当孩子想要一个东西时,撒娇得不到,就会用生气的办法表现给亲人,于是家长们就心疼了,立刻进入无条件"买买买"的模式。

    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就是不断学习的,很容易有样学样。

    作为一个三岁的小男孩,聪聪的父母非常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就用物质去满足自己爱孩子的心,玩具、零食一大堆。有次开家长会时,他在幼儿园抢别人的玩具,但其作为父母不加以制止,反而在旁边笑,觉得自己的孩子活泼聪明。

    这种纵容溺爱的态度,极易使幼儿养成冲动、孤傲、不讲理、缺乏自控力的性格。使孩子形成一种不管做什么都能被原谅的心理,那么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孩子将这种不合理的要求和行为无端施加到别人身上,遭到别人反击时,他们会怎么样?



    3.询问

    有的家长很讲道理,当孩子产生不合理行为时,会很耐心的对其进行询问,并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之前有看到这么一个故事,小孩子在车上哭闹,妈妈把孩子哄好之后,让他把自己的糖果分给车上的人,并帮助他进行道歉,这个妈妈的做法得到很多人的认可。还有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去自己选择喜欢的东西,家长给出建议,培养他们独立的性格。

    这种比较民主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在思想萌芽过程中感受到来自亲人的温暖和尊重,从而形成良好的性格。

    这些方式都是为了让孩子停止这种不好的表达情绪的行为,那么他们真的是"无理取闹"吗?

    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一定要表现出这种恶劣的情绪吗?

    小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外部世界的和自身世界的过程,在漫长的成长时间里,他们在接受社会知识的同时,会产生一定的模仿思想。

    据调查显示,小儿学龄前期:3周岁后(第4年)到人小学前((6^-7岁)为学龄前期。此期小儿体格发育速度减慢,但求知欲强,可塑性也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

    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观察身边的每一个人,筛选出接近自己想法的行为动作,可能模仿别人的行为,如果家长没有合理的制止,孩子们就会觉得这种方式对达到自己的目的可能是有效的,从而一直重复下去。

    而且小孩子想法简单,只知道撒泼打滚会满足自己的要求,却从来不会关心这种方式带来的后果。

    所以对于管理孩子情绪的正确方法是每个宝妈都非常关心的,与其想尽办法让孩子停止哭闹,不如去了解孩子们哭闹的原因。



    深度了解"情绪闭环",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自己的育儿思想变得轻松。

    所谓情绪闭环,主要由孩子的目的,对目的地认知和孩子的自身情绪行为三个要素构成。

    孩子的目的直接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他们通过情绪产生的行为是表现其对目的行为的认知,针对孩子的闭环情绪,父母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去破解它。

    第1,削减"情绪闭环"

    当小孩子的情绪闭环产生时,总会有一段酝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通过干扰孩子的想法从而将他们的"情绪闭环"削弱。

    比方说对于玩具,小孩子总是不嫌多,只要出门他们的注意力都会被售卖玩具的地方吸引。这时,孩子已经产生了想要玩具的目的,在想要得到还没有得到的过程中,父母可以提早改变孩子对玩具的看法,例如尝试用需要自己手动制作的玩具代替或者说家里已经有了,再买就浪费了等方式,教育孩子,减弱"情绪闭环"。



    第2,转移注意力

    当闭环情绪已经产生时,父母要做的就是合理的引导,在教育孩子的基础上,化解孩子们的情绪闭环。而且小孩子的好奇心总是强烈的,合理的引导也是他们一种学习的过程。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父母不能有以暴制暴的想法,即使照顾孩子很累。如果父母有暴力行为,孩子可能在惊吓中,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从而让父母产生孩子太调皮了,不让他得到的东西非要得到的想法。

    这两种方法在对待孩子的坏情绪问题上是非常有效果的,但对于父母自己而言,不仅要管理自己的情绪,也需要教会孩子去正确的宣泄自己的情绪。

    教会孩子正确情绪的表达方式



    人生来就有多种情绪用于表达各种情感。正确的情绪表达是孩子获得内在力量的方式。父母需要帮助孩子们区分清楚,开心、悲伤、愤怒等的意义,读懂孩子的情绪。

    不过大哭发泄并不一定都是孩子们无理的要求,他们可能通过这种方式去走出负面情绪。父母要用理智的行为去对待孩子,我们比孩子经历的多,都会用理智去控制情绪,而不是小孩子的用情绪去最大化的影响理智,做出不符合成年人的行为。

    教会他们去感受别人的情绪



    "近朱者赤"是人们都明白的道理,作为一张白纸的孩子,他们的想法会成长为那种,离不了父母的引导和教育。

    经常和孩子们交流,用最简单的方式去教育他们如果情绪失控带给别人的后果是什么,教会他们好坏的分别。

    当孩子不明白危险的时候,适当的"挫折"也是一种让他们控制自己情绪的办法。

    在聪聪想要喝自己妈妈刚泡好的奶粉时,如果阻止,他可能会越无理取闹,这时如果让他们稍微感受"烫"的温度,那么下次他们就会乖乖的听话了,孩子的安全意识就会提高。

    正确"三观"的建立



    以身作则是教育孩子的基础,不能总是以孩子小作为他们逃避错误的借口,这样不仅敷衍了孩子,而且给他们造成了成长中不负责任的认知,可能为以后正确的成长状态埋下了隐患。

    正确的三观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步,同样这个教育离不开父母跟孩子们较长的交流互动以及父母彼此之间的和谐相处。

    一个成长在温暖、充满爱意和被尊重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他总是积极向上、充满信心和光明的。

    总之,对待孩子避免情绪闭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父母彼此之间关系融洽,然后以身作则,经常和孩子建立平等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得到关爱,学会尊重,明白沟通的重要性,哭闹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